2008年9月24日星期三
敬氏来源——Jing Liming
一、黄帝之孙敬康,其后以名为氏。见《姓苑》。 二、春秋陈厉公之子谥号敬仲,其后以号为氏。尚扬父亲家族当源于后者。陈厉公之子,名完,逃奔姜姓齐国,被认命为工正。工正即中古的将作大臣,相当于现代建筑部部长。其后有两支显姓:一支姓田,为田姓齐国的王族;一支姓敬,时在公元前七世纪。西汉刘向《说苑·佚文》:“齐王起九重之台,敬君工画,贪赐画台,去家日久,思忆其妻,遂画其像,向之而笑。旁人瞻见之,以白王。王召问之,谓敬君曰‘国中献女无好者,以钱百万请妻,可乎?不者,杀汝。'敬君伧惶听许。”这里的齐王应是姜姓齐王,而敬君应是工正敬仲的后人。历代工正(将作大臣)多擅画,如阎立本父子曾分别任隋唐两朝的将作大臣。尚扬与敬君是否有缘,至此尚有疑点。而尚扬相信他与敬君有缘是无疑的。(尚扬是当代中国画家,为敬姓之后,居北京) 敬氏祖先为春秋时陈国公子完(即敬仲)﹐陈国为周武王求虞舜之后裔而封的。所以都可以说是虞舜之后。敬仲早年逃亡对齐国﹐子孙有姓田的﹐姓敬的﹐姓陈的﹐田姓之中又分出姓法的﹐所以文﹐敬﹐陈﹐田,法都是起源于陈国而同以虞舜为祖先。敬重完厉公之子,陈宣公21年,即齐桓公14年奔[姜]齐,其子孙有的以其谥为姓,即姓敬。(详见敬重完世系)庄公灵,桓公三子。敬姓也﹐《姓苑》﹕“黄帝孙敬康之后”﹐又《风俗通》﹕‘陈敬仲之后’,按汉有扬州刺史敬歆。” 《舜裔姓说》:“敬氏,敬仲之后,陈姓族。” 《宋史列传第七十二》:“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少与张昪、高若讷从颍昌史炤学,炤母异之,曰:“贵人也。”待之甚厚。及进士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 唐后大朝乃宋,宋承唐业,亦承唐讳。北宋大臣文彦博,先祖本姓敬,因避石敬璜讳,其祖父改姓文。至后汉,复姓敬。但到了北宋,又因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讳,其祖父又不得不改姓文,敬字虽好,奈何“敬讳”难违呀! 汉代有位杨州刺史姓敬,叫敬歆。 上述敬姓﹐不止一个来源﹐根据族谱﹐石羊为陈敬之后。有关史实中显示敬仲为一关键性人物。为文﹐敬﹐法﹐田﹐及部份陈姓者的始祖。《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一文中有详细叙述。(注四﹐注五)图一部份资料根据该文而来。敬仲之后﹐姓敬的与姓陈的都远不如姓田的多﹐陈姓的主流大概还是陈国宗族后裔。我所见到族谱资料只提到「敬同犹居齐国」「敬教始迁平阳」。按平阳即现在山西汾阳县﹐离文彦博的家乡介休县只约100公里(注六)。族谱上提到「燕公避后石敬瑭讳改姓文」字样﹐《宋史》文彦博「...... 其先本敬氏﹐以避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 」﹐查石敬瑭称帝于公元936年﹐文彦博出生为1006年﹐由敬姓改为文姓﹐离文彦博出生只70年﹐故可推知燕公大约文彦博的祖父或曾祖父。那时山西正是石的统治区内﹐故不得不避讳。若不在石的治区内﹐便不必改的。(见注六)《宋史》载彦博寿九十一﹐有八子﹐皆要职﹐二子出仕江西﹐族谱经十一代至石羊始迁祖宁福公。 敬(jing) (1)出自妫姓,以谥号为氏,春秋时陈厉公的儿子仲,谥号为敬,史称敬仲,其后人以敬为氏。 (2)改姓,清代四川人苟华南,高宗令他改姓敬氏。郡望:平阳郡(今山西临汾一带)。“任颍川丞,清同柳郭讨武氏乱,名并袁张” 上联说隋代蒲坂人敬肃,字弘俭,开皇初年任安陵令,后历任秦州、卫州司马,炀帝时官颍川郡丞。为人正派耿直,为官清廉能干,晚年离职时,家无余财。当时大臣薛道衡说他“心如铁石,老而弥笃(更甚)”;大臣苏威说:“守、令以清廉出名的,第一是柳俭(弘化太守),其次是郭绚(涿郡丞)、敬肃。”下联说唐代绛州太平人敬晖,字仲晔,年轻时举明经,圣历初年官卫州刺史、中台右丞。当时,女皇武则天宠信权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放纵武氏亲族为非作歹,政治败坏。敬晖与大臣袁恕己、张柬之、崔元(日韦)、桓彦范等队,讨伐武氏之乱,杀张氏二兄弟,因功加金紫光禄大夫,任侍中,封平阳郡王。后又被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贬为崖州司马,被广州都督周利贞害死。 《新唐书•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敬氏出自妫姓。陈厉公子完适齐,谥曰葆仲,子孙以谥为氏。敬仲之后至秦有敬丕,丕生教,为河东太守,子孙因官家焉。裔孙韶,汉末为扬州刺史,生昌,封猗氏侯。昌生归。 敬氏宰相一人。晖。” 革李唐之命,武则天是主要实践者,恢复李唐王室,首推狄仁杰,还有一位主要参与者是临汾人敬晖(?—— 706)。敬晖,字仲晔。长安三年( 703)任中台右丞,即右宰相,极力扼止武三思及张易之兄弟的胡作非为。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与敬晖、桓彦范等联合,逼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中宗复位后,敬晖以大功进爵齐国公,享受免死罪10次的优待。 《旧唐书 本纪第十一 代宗》:“秋七月己卯朔。辛巳,观军容使鱼朝恩封冯翊郡开国公,宦官程元振为镇军大将军、保定郡开国公。乙酉,襄州刺史裴
敬姓历史名人——Jing Liming
敬 珍:字国宝,西魏时河东蒲阪人,汉杨州刺史韶之十世孙。父伯乐,州主簿,安邑令。珍伟容仪,有气侠,学业骑射,俱为当时所称。祥即珍从祖兄也,亦慷慨有大志,唯以交结英豪为务。珍与之深相友爱,每同游处。及齐神武趋沙苑,珍谓祥曰 :“高欢迫逐乘舆,播迁关右,有识之士,孰不欲推刃于其腹中?但力未能制耳。今复称兵内侮,将逞凶逆,此诚志士效命之日,当与兄图之。”祥闻其言甚悦,曰:“计将安出?”珍曰:“宇文丞相宽仁大度,有霸王之略,挟天子而令诸侯,已数年矣。观其政刑备举,将士用命,欢虽有众,固非其俦。况逆顺理殊,将不战而自溃矣。我若招集义勇,断其归路,歼馘凶徒,使只轮不反,非直雪朝廷之耻,亦壮士封侯之业。”祥深然之,遂与同郡豪右张小白、樊昭贤、王玄略等举兵,数日之中,众至万余。将袭欢后军,兵未进而齐神武已败。珍与祥邀之,多所克获。及李弼军至河东,珍与小白等率猗氏、南解、北解、安邑、温泉、虞乡等六县户十余万归附。太祖嘉之,即拜珍平阳太守,领永宁防主;祥龙骧将军、行台郎中,领相里防主。并赐鼓吹以宠异之。太祖仍执珍手曰 :“国家有河东之地者,卿兄弟之力。还以此地付卿,我无东顾之忧矣。”久之,迁绛州刺史。以疾免,卒于家。子元约,性贞正,有识学。位至布宪中大夫。 敬 肃:字弘俭,隋代河东蒲阪人。少以贞介知名,释褐州主簿。开皇初,为安陵令,有能名。擢拜秦州司马,转幽州长史。仁寿中,为卫州司马,俱有异绩。炀帝嗣位,迁颍川郡赞务。大业五年,朝东都。帝令司隶大夫薛道衡为天下郡官之状,称敬肃曰:“心如铁石,老而弥笃。”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当涂用事,其邑在颍州,每有书属敬肃,敬肃未尝开封,辄令使者持去。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由是述衔之。开皇八年,朝于涿郡。帝以其年老,有能名,将擢为太守者数矣,辄为述所毁,不行。大业末,乞骸骨,优诏许之。去官之日,家无余财。岁余,终于家。 敬 晖:字仲晔,唐代绛州太平(今山西省襄汾西南)人,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军事家、政治家。圣历元年(698年)任卫州(今河南省汲县)刺史。当时为防突劂,发民修城,由百夏至秋,农田谷米成熟,无人收割,强令农民继续修城。敬晖对地方官说:“你们以为把城修好才能保证安全,其实军民无粮食吃是守不住的,所以不能只管修城而不去收割成熟的谷物。”即令罢修城之役,使农夫返家秋收。为此“吏民感之,咸歌咏之”。不久升任兵部侍郎、中台右丞。武则天幸长安,令敬晖为洛都(洛阳)副留守。在职以清谦闻名朝野。当时,女皇武则天宠信权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放纵武氏亲族为非作歹,政治败坏。敬晖与大臣袁恕己、张柬之、崔元暐、桓彦范等队,讨伐武氏之乱,杀张氏二兄弟,因功加金紫光禄大夫,任侍中,封平阳郡王。后又被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贬为崖州司马,被广州都督周利贞害死。 敬 播:唐初著名的文、史学者,与令狐德棻共同制订《晋书》体例。有一则典故“只问刀子”就是讲敬播的:唐时,崔行功与敬播行路,敬播腰佩着棕榈木柄的刀子,走得较慢。崔行功问:“这是什么木?”敬播说:“棕榈木”崔行功说:“我只问刀子,不是问谁佩的。”(意为嘲讥敬播像本头一样。)
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苟"姓改成"敬"姓的经过——Jing Liming
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姓氏给村民带来无法承受的心理负担。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十几户苟姓居民集体上访,要求改“苟”姓为“敬”姓。为什么“苟”姓居民集体要求改姓?难道就因为“苟”和“敬”字形相似?又或者是因为村民想到过去受到的种种歧视,要为自己找一个受人尊敬的姓氏?“苟”姓和“敬”之间又有何渊源?
公安局长“大接访”,苟姓居民集体要求改姓敬。 今年5月,正值登封市公安局“大接访”的日子,局长马会强遇到了一件怪事。来自唐庄乡张村、玉台村十几户苟姓居民代表来到公安局请局长给他们改姓。 这几个苟姓村民称就因为自己姓苟,平时生活中遭遇到了种种歧视,带来诸多不便。有的苟姓居民买东西开发票的时候,常常被写成姓“狗”;更让人尴尬的是,有人见面后干脆什么也不说,只用叫狗的声音“嗷嗷”地叫;甚至有村民因为姓苟找对象也成了一大难题,对方听说自己姓苟,除了笑就是摇头。
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姓氏给村民带来无法承受的心理负担。无奈之下,趁着“大接访”的日子,村民集体到公安局上访。那为什么偏偏要改姓“敬”呢?难道就因为“苟”和“敬”字形相似?又或者是因为村民想到过去受到的种种歧视,要为自己找一个受人尊敬的姓氏?
村民代表在提交的申请材料中提到,实际上在10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姓“敬”,五代十国时期,有个皇帝叫石敬瑭,朝中有个大臣姓敬,为避名讳,皇帝下令把“敬”姓的文字去掉,于是才改为姓“苟”。现在他们提出要恢复祖姓。
工作人员翻查《百家姓》,寻找“苟”姓、“敬”姓未果。 “苟”姓和“敬”姓的渊源是否真如村民所反映的那样呢?局长马会强让唐庄乡派出所认真调查此事。“一开始接到这个工作,我也有点不知所措。”唐庄乡派出所所长郭俊朝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因为历史原因要求改姓的事。”
我国户籍管理中对改姓有严格的规定,只有两种情况允许改姓,一是新生儿出生后改姓父姓或母姓,二是父母离异后孩子需要改姓、孩子找到亲生父母后要求改姓等。每次碰到改姓情况,公安局都要调查改姓原因和改姓依据,在有充分事实依据的基础上,由本人或户主提出申请,经过调查核实后作出批复意见。
一开始郭俊朝想通过《百家姓》找找“苟”姓和“敬”姓之间的联系,但出乎意料的是,“苟”、“敬”两姓竟然不在百家姓之列。这下可把郭俊朝难住了,后来在“苟”姓村民中进行调查时,一位老人说他们祖上是从荥阳迁移过来的,于是郭俊朝把调查重点放到了荥阳。
荥阳寻访“苟”姓居民,祖先确因避讳改姓。 在荥阳雪沟村柳河镇,郭俊朝寻访到很多姓“苟”的居民,而且其中也有一部分居民已经改姓“敬”。从他们口中,郭俊朝了解到,他们的祖先一位“敬”姓大臣冲了当时皇帝石敬瑭的名讳,而且因为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遭到陷害,被强制要求改“敬”为“苟”,为了免遭杀戮,保留敬氏血脉,只能忍辱去“文”,改姓“苟”。
敬氏家族的部分人后来从山西迁到荥阳柳河镇雪沟村,而现在登封市唐庄乡的“苟”姓人,是解放前这些人的祖辈到登封逃荒要饭,在唐庄乡玉台村给人扛长工,落户在此。 郭俊朝把调查情况汇报到市公安局,经过核实批示,唐庄乡十几户居民的改姓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以前因为姓苟,我和我的家人在人前都抬不起头,经常受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羞辱,今天,派出所的叔叔阿姨为我们更正了姓氏,15岁以后我姓敬,敬是尊敬的敬。”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张村15岁的小姑娘苟慧丽改姓后在暑假作文中这样写道。以前因为姓苟,学校一些爱搞恶作剧的同学都叫她“狗狐狸”。
由于避讳改姓,“敬”姓曾遇到多次改姓现象。 “苟”姓和“敬”姓究竟从何发源而来?它们之间的渊源历史上是否真有如此记载?记者专程请教了姓氏学研究专家,中国百家姓研究中心主任王大良。 王大良说,“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较早的一支相传是黄帝孙敬康的后代,另一支则与帝舜的后代有关。“苟”姓是一个来源较为复杂的姓氏,但得姓最早的一支相传与黄帝有关,是由黄帝子孙再分封而来的姓氏。另外,相传帝舜的后代中也有人姓苟。而且五代时期后晋也确实有敬姓改为苟姓的事情。
在我国古代时,如果一个人的姓与某个皇帝或圣贤的名字相同或相近,就要设法避开,或者再去姓别的姓氏,这就叫避讳改姓,有人说避讳改姓从先秦就开始了,不过真正产生影响还是在秦代以后。唐庄乡流传的祖先改姓故事应该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而且据王大良称,“敬”姓在发展中由于与皇帝的名讳相同的缘故,曾遇到过多次改姓现象,被认为是一个最倒霉的姓氏。早在南朝梁时,权臣侯景曾建立一个汉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与他的名字同音,应该加以避讳,于是便改姓恭。侯景的政权灭亡后,他们虽然得以恢复原来的姓氏,但到五代十国时,又因为姓氏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不得不把姓氏拆开,一分为二,成为“苟”、“文”两个姓氏。后晋灭亡后,后汉建立,他们恢复敬姓,但不久以后后汉归宋,他们又遇到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字,又得避讳,于是又改姓文。“避讳改姓的现象长期存在,而我国的朝代又曾经变来变去,某些姓氏被反复改来改去都不新鲜了。”王大良说。
姓氏专家称,姓氏的血缘意义淡化,符号意义增强,但改姓仍要尊重历史。 从王大良那我们还了解到,除了避讳改姓,我国古代还出现过许多其他性质的改姓,比如皇帝赐姓、避祸改姓、因被收养、入赘改姓等等。可见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姓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当初只有几个或几十个姓氏,正是因为改姓才使姓氏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它实际上已成为我国姓氏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大良说,由于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的姓氏观念在逐渐淡化。在古人看来,姓氏的最基本功能是区分血统、辨别婚姻,避免因同姓结婚而造成“其生不蕃”的遗传问题,保证人口质量。而今天随着人们取名随意性的增强以及人口流动的频繁、通婚范围的扩大,对姓氏的认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一种区分彼此的符号,而不再过分看重它的血缘意义。
但尽管如此,不容忽视的是,姓氏除为个人所用外,仍是社会上处理血统、婚姻、财产继承等问题时所要考虑的一个基本依据,如果把它的作用看得过于简单也未必可取。因此,王大良建议,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执法的过程中,都要考虑到这些历史因素,不能简单地一改了之。因为这样既不符合我国姓氏的发展规律,也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公安局长“大接访”,苟姓居民集体要求改姓敬。 今年5月,正值登封市公安局“大接访”的日子,局长马会强遇到了一件怪事。来自唐庄乡张村、玉台村十几户苟姓居民代表来到公安局请局长给他们改姓。 这几个苟姓村民称就因为自己姓苟,平时生活中遭遇到了种种歧视,带来诸多不便。有的苟姓居民买东西开发票的时候,常常被写成姓“狗”;更让人尴尬的是,有人见面后干脆什么也不说,只用叫狗的声音“嗷嗷”地叫;甚至有村民因为姓苟找对象也成了一大难题,对方听说自己姓苟,除了笑就是摇头。
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姓氏给村民带来无法承受的心理负担。无奈之下,趁着“大接访”的日子,村民集体到公安局上访。那为什么偏偏要改姓“敬”呢?难道就因为“苟”和“敬”字形相似?又或者是因为村民想到过去受到的种种歧视,要为自己找一个受人尊敬的姓氏?
村民代表在提交的申请材料中提到,实际上在10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姓“敬”,五代十国时期,有个皇帝叫石敬瑭,朝中有个大臣姓敬,为避名讳,皇帝下令把“敬”姓的文字去掉,于是才改为姓“苟”。现在他们提出要恢复祖姓。
工作人员翻查《百家姓》,寻找“苟”姓、“敬”姓未果。 “苟”姓和“敬”姓的渊源是否真如村民所反映的那样呢?局长马会强让唐庄乡派出所认真调查此事。“一开始接到这个工作,我也有点不知所措。”唐庄乡派出所所长郭俊朝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因为历史原因要求改姓的事。”
我国户籍管理中对改姓有严格的规定,只有两种情况允许改姓,一是新生儿出生后改姓父姓或母姓,二是父母离异后孩子需要改姓、孩子找到亲生父母后要求改姓等。每次碰到改姓情况,公安局都要调查改姓原因和改姓依据,在有充分事实依据的基础上,由本人或户主提出申请,经过调查核实后作出批复意见。
一开始郭俊朝想通过《百家姓》找找“苟”姓和“敬”姓之间的联系,但出乎意料的是,“苟”、“敬”两姓竟然不在百家姓之列。这下可把郭俊朝难住了,后来在“苟”姓村民中进行调查时,一位老人说他们祖上是从荥阳迁移过来的,于是郭俊朝把调查重点放到了荥阳。
荥阳寻访“苟”姓居民,祖先确因避讳改姓。 在荥阳雪沟村柳河镇,郭俊朝寻访到很多姓“苟”的居民,而且其中也有一部分居民已经改姓“敬”。从他们口中,郭俊朝了解到,他们的祖先一位“敬”姓大臣冲了当时皇帝石敬瑭的名讳,而且因为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遭到陷害,被强制要求改“敬”为“苟”,为了免遭杀戮,保留敬氏血脉,只能忍辱去“文”,改姓“苟”。
敬氏家族的部分人后来从山西迁到荥阳柳河镇雪沟村,而现在登封市唐庄乡的“苟”姓人,是解放前这些人的祖辈到登封逃荒要饭,在唐庄乡玉台村给人扛长工,落户在此。 郭俊朝把调查情况汇报到市公安局,经过核实批示,唐庄乡十几户居民的改姓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以前因为姓苟,我和我的家人在人前都抬不起头,经常受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羞辱,今天,派出所的叔叔阿姨为我们更正了姓氏,15岁以后我姓敬,敬是尊敬的敬。”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张村15岁的小姑娘苟慧丽改姓后在暑假作文中这样写道。以前因为姓苟,学校一些爱搞恶作剧的同学都叫她“狗狐狸”。
由于避讳改姓,“敬”姓曾遇到多次改姓现象。 “苟”姓和“敬”姓究竟从何发源而来?它们之间的渊源历史上是否真有如此记载?记者专程请教了姓氏学研究专家,中国百家姓研究中心主任王大良。 王大良说,“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较早的一支相传是黄帝孙敬康的后代,另一支则与帝舜的后代有关。“苟”姓是一个来源较为复杂的姓氏,但得姓最早的一支相传与黄帝有关,是由黄帝子孙再分封而来的姓氏。另外,相传帝舜的后代中也有人姓苟。而且五代时期后晋也确实有敬姓改为苟姓的事情。
在我国古代时,如果一个人的姓与某个皇帝或圣贤的名字相同或相近,就要设法避开,或者再去姓别的姓氏,这就叫避讳改姓,有人说避讳改姓从先秦就开始了,不过真正产生影响还是在秦代以后。唐庄乡流传的祖先改姓故事应该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而且据王大良称,“敬”姓在发展中由于与皇帝的名讳相同的缘故,曾遇到过多次改姓现象,被认为是一个最倒霉的姓氏。早在南朝梁时,权臣侯景曾建立一个汉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与他的名字同音,应该加以避讳,于是便改姓恭。侯景的政权灭亡后,他们虽然得以恢复原来的姓氏,但到五代十国时,又因为姓氏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不得不把姓氏拆开,一分为二,成为“苟”、“文”两个姓氏。后晋灭亡后,后汉建立,他们恢复敬姓,但不久以后后汉归宋,他们又遇到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字,又得避讳,于是又改姓文。“避讳改姓的现象长期存在,而我国的朝代又曾经变来变去,某些姓氏被反复改来改去都不新鲜了。”王大良说。
姓氏专家称,姓氏的血缘意义淡化,符号意义增强,但改姓仍要尊重历史。 从王大良那我们还了解到,除了避讳改姓,我国古代还出现过许多其他性质的改姓,比如皇帝赐姓、避祸改姓、因被收养、入赘改姓等等。可见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姓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当初只有几个或几十个姓氏,正是因为改姓才使姓氏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它实际上已成为我国姓氏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大良说,由于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的姓氏观念在逐渐淡化。在古人看来,姓氏的最基本功能是区分血统、辨别婚姻,避免因同姓结婚而造成“其生不蕃”的遗传问题,保证人口质量。而今天随着人们取名随意性的增强以及人口流动的频繁、通婚范围的扩大,对姓氏的认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一种区分彼此的符号,而不再过分看重它的血缘意义。
但尽管如此,不容忽视的是,姓氏除为个人所用外,仍是社会上处理血统、婚姻、财产继承等问题时所要考虑的一个基本依据,如果把它的作用看得过于简单也未必可取。因此,王大良建议,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执法的过程中,都要考虑到这些历史因素,不能简单地一改了之。因为这样既不符合我国姓氏的发展规律,也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陕西首位苟姓居民成功将姓改为敬——Jing Liming
11月21日,对商洛市疾病控制中心57岁的苟百善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从这天开始,他将不再姓“苟”,而是改姓“敬”。随后,其家人也将在今后的日子逐渐恢复“敬”姓姓氏。
刚刚在商洛市公安部门的帮助下,成功办理了临时身份证申领报卡单的苟百善喜不自禁。他说,81岁的父亲苟志仁曾经提倡村民改姓,一些苟姓村民也打算改姓;自己的哥哥苟英贤1975年在沙河子中学教书时,就曾经用敬姓一年多时间,但到年终报销有关费用时遇到了难题,没有办法只好又用苟姓,而自己的子女在上学时,都嫌苟姓不好听,曾经改用妻子姓,但后来由于其他原因又用苟姓。
苟百善的老家在商州区沙河子镇石门沟村,村上有400多名村民都姓“苟”,石门沟村的“苟”氏“敬宗堂”族世代就流传着“祖先原姓‘敬’,因某代朝廷中一‘敬’姓大臣犯皇帝名讳,为避免满门抄斩保留‘敬’姓血脉,忍辱改‘敬’姓为‘苟’姓之说。”因“苟”和“狗”同音,后人倍受尴尬。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本族耆老敬英贤先生据家族祠堂“敬宗堂”,曾率先发起过恢复“敬”姓行动。敬百善说,祖先原居山西省,与今天河南省同属五代十国后晋石敬瑭统治版图,与河南省登封市唐庄“苟”姓为同宗同脉。苟姓现家族祠堂名为“敬宗堂”。而据《商州史志》与本族“敬宗堂”家谱,先祖于明代从山西移民至商州的史实与史书记载一致。2005年8月,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尊重历史,顺从民意,翻阅了千年资料,查明原是后晋朝中一个“敬”姓大臣犯皇帝石敬瑭名讳,根据封建礼法“避讳”制度,朝庭下令去“文”存“苟”,自此本族先祖改“敬”姓为“苟”姓。为了使该“苟”姓村民不再受姓氏之累,登封市公安机关果断地为唐庄乡等地“苟”姓村民集体恢复了“敬”姓,并办理了二代居民身份证。看到河南省登封市的“苟”姓村民集体恢复了“敬”姓,苟百善今年9月底向商州公安分局申请改姓,商州分局的主要领导接到申请后,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到商州沙河子镇石门沟村进行详细调查,认定其来龙去脉,后又到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了解情况,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人格的原则,进行了认真调查,找到了依据,准“苟”百善改姓敬。敬百善改姓成功后,他所在的单位和一些亲朋好友竞相向他表示庆贺。(王尚锋黄河)
姓氏学研究专家说,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较早的一支相传是黄帝孙敬康的后代,另一支则与帝舜的后代有关。苟姓是一个来源较为复杂的姓氏,最早的一支相传与黄帝有关,是由黄帝子孙再分封而来的姓氏。另外,相传帝舜的后代中也有人姓苟。五代时期,后晋也确实有敬姓改为苟姓的事情。据称,敬姓在发展中由于与皇帝的名讳相同的缘故,曾遇到过多次改姓现象,被认为是一个最倒霉的姓氏。早在南朝梁时,权臣侯景曾建立一个汉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与他的名字同音,应该加以避讳,于是便改姓恭。侯景的政权灭亡后,他们虽然得以恢复原来的姓氏,但到五代十国时,又因为姓氏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不得不把姓氏拆开,一分为二,成为苟、文两个姓氏。后晋灭亡后,后汉建立,他们恢复敬姓,但不久以后后汉归宋,他们又遇。到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字,又得避讳,于是又改姓文。老祖宗传下来的姓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当初只有几个或几十个姓氏,正是因为改姓才使姓氏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它实际上已成为我国姓氏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的姓氏观念在逐渐淡化。在古人看来,姓氏的最基本功能是区分血统、辨别婚姻,避免因同姓结婚而造成遗传问题,保证人口质量。而今天,随着人们取名随意性的增强以及人口流动的频繁、通婚范围的扩大,对姓氏的认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一种区分彼此的符号,而不再过分看重它的血缘意义。
刚刚在商洛市公安部门的帮助下,成功办理了临时身份证申领报卡单的苟百善喜不自禁。他说,81岁的父亲苟志仁曾经提倡村民改姓,一些苟姓村民也打算改姓;自己的哥哥苟英贤1975年在沙河子中学教书时,就曾经用敬姓一年多时间,但到年终报销有关费用时遇到了难题,没有办法只好又用苟姓,而自己的子女在上学时,都嫌苟姓不好听,曾经改用妻子姓,但后来由于其他原因又用苟姓。
苟百善的老家在商州区沙河子镇石门沟村,村上有400多名村民都姓“苟”,石门沟村的“苟”氏“敬宗堂”族世代就流传着“祖先原姓‘敬’,因某代朝廷中一‘敬’姓大臣犯皇帝名讳,为避免满门抄斩保留‘敬’姓血脉,忍辱改‘敬’姓为‘苟’姓之说。”因“苟”和“狗”同音,后人倍受尴尬。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本族耆老敬英贤先生据家族祠堂“敬宗堂”,曾率先发起过恢复“敬”姓行动。敬百善说,祖先原居山西省,与今天河南省同属五代十国后晋石敬瑭统治版图,与河南省登封市唐庄“苟”姓为同宗同脉。苟姓现家族祠堂名为“敬宗堂”。而据《商州史志》与本族“敬宗堂”家谱,先祖于明代从山西移民至商州的史实与史书记载一致。2005年8月,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尊重历史,顺从民意,翻阅了千年资料,查明原是后晋朝中一个“敬”姓大臣犯皇帝石敬瑭名讳,根据封建礼法“避讳”制度,朝庭下令去“文”存“苟”,自此本族先祖改“敬”姓为“苟”姓。为了使该“苟”姓村民不再受姓氏之累,登封市公安机关果断地为唐庄乡等地“苟”姓村民集体恢复了“敬”姓,并办理了二代居民身份证。看到河南省登封市的“苟”姓村民集体恢复了“敬”姓,苟百善今年9月底向商州公安分局申请改姓,商州分局的主要领导接到申请后,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到商州沙河子镇石门沟村进行详细调查,认定其来龙去脉,后又到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了解情况,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人格的原则,进行了认真调查,找到了依据,准“苟”百善改姓敬。敬百善改姓成功后,他所在的单位和一些亲朋好友竞相向他表示庆贺。(王尚锋黄河)
姓氏学研究专家说,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较早的一支相传是黄帝孙敬康的后代,另一支则与帝舜的后代有关。苟姓是一个来源较为复杂的姓氏,最早的一支相传与黄帝有关,是由黄帝子孙再分封而来的姓氏。另外,相传帝舜的后代中也有人姓苟。五代时期,后晋也确实有敬姓改为苟姓的事情。据称,敬姓在发展中由于与皇帝的名讳相同的缘故,曾遇到过多次改姓现象,被认为是一个最倒霉的姓氏。早在南朝梁时,权臣侯景曾建立一个汉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与他的名字同音,应该加以避讳,于是便改姓恭。侯景的政权灭亡后,他们虽然得以恢复原来的姓氏,但到五代十国时,又因为姓氏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不得不把姓氏拆开,一分为二,成为苟、文两个姓氏。后晋灭亡后,后汉建立,他们恢复敬姓,但不久以后后汉归宋,他们又遇。到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字,又得避讳,于是又改姓文。老祖宗传下来的姓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当初只有几个或几十个姓氏,正是因为改姓才使姓氏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它实际上已成为我国姓氏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的姓氏观念在逐渐淡化。在古人看来,姓氏的最基本功能是区分血统、辨别婚姻,避免因同姓结婚而造成遗传问题,保证人口质量。而今天,随着人们取名随意性的增强以及人口流动的频繁、通婚范围的扩大,对姓氏的认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一种区分彼此的符号,而不再过分看重它的血缘意义。
苟”姓改回“敬”姓——Jing Liming
陕西省商洛市57岁的苟百善近日改回“敬”姓,其家人也将在今后的日子逐渐恢复“敬”姓。 苟百善说,他住的村上有400多名村民都姓“苟”,父亲苟志仁曾经提倡村民改姓,但一直未能如愿。村里的“苟”氏“敬宗堂”族世代就流传着“祖先原姓‘敬’,因避皇帝名讳,忍辱改‘敬’姓为‘苟’姓。”因“苟”和“狗”同音,后人倍受尴尬。敬百善说,祖先原居山西省,与今天河南省同属五代十国后晋石敬瑭统治版图,与河南省登封市“苟”姓为同宗同脉。苟姓现家族祠堂名为“敬宗堂”。而据《商州史志》与本族“敬宗堂”家谱,先祖于明代从山西移民至商州的史实与史书记载一致。2005年8月,河南省登封市查明原是后晋朝中一个“敬”姓大臣犯皇帝石敬瑭名讳,根据封建礼法“避讳”制度,朝庭下令去“文”存“苟”,自此本族先祖改“敬”姓为“苟”姓。登封市公安局已为“苟”姓村民集体恢复了“敬”姓。看到河南省登封市的“苟”姓村民集体恢复了“敬”姓,苟百善今年9月底向商州公安分局申请改姓,商州分局的主要领导接到申请后,经过调查了解,同意“苟”百善改姓“敬”。
姓氏学研究专家说,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最早的一支相传与黄帝有关,是由黄帝子孙再分封而来的姓氏。另外,相传帝舜的后代中也有人姓苟。五代时期,后晋也确实有敬姓改为苟姓的事实。据称,敬姓在发展中由于与皇帝的名讳相同的缘故,曾遇到过多次改姓现象,被认为是一个最倒霉的姓氏。早在南朝梁时,权臣侯景曾建立一个汉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与他的名字同音,应该加以避讳,于是便改姓恭。侯景的政权灭亡后,他们虽然得以恢复原来的姓氏,但到五代十国时,又因为姓氏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不得不把姓氏拆开,一分为二,成为苟、文两个姓氏。后晋灭亡后,后汉建立,他们恢复敬姓,但不久以后后汉归宋,他们又遇到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字,又得避讳,于是又改姓文。
程裕祯按:宋代宰相文彦博是一例,据《宋史·文彦博传》:“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石敬瑭)及宋翼祖(赵敬)讳改焉。”商洛“苟”氏族人由山西迁来说法可靠。
姓氏学研究专家说,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最早的一支相传与黄帝有关,是由黄帝子孙再分封而来的姓氏。另外,相传帝舜的后代中也有人姓苟。五代时期,后晋也确实有敬姓改为苟姓的事实。据称,敬姓在发展中由于与皇帝的名讳相同的缘故,曾遇到过多次改姓现象,被认为是一个最倒霉的姓氏。早在南朝梁时,权臣侯景曾建立一个汉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与他的名字同音,应该加以避讳,于是便改姓恭。侯景的政权灭亡后,他们虽然得以恢复原来的姓氏,但到五代十国时,又因为姓氏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不得不把姓氏拆开,一分为二,成为苟、文两个姓氏。后晋灭亡后,后汉建立,他们恢复敬姓,但不久以后后汉归宋,他们又遇到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字,又得避讳,于是又改姓文。
程裕祯按:宋代宰相文彦博是一例,据《宋史·文彦博传》:“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石敬瑭)及宋翼祖(赵敬)讳改焉。”商洛“苟”氏族人由山西迁来说法可靠。
美丽的敬家河(阆中)——Jing Liming
(注:敬家河在四川省南充地区阆中市)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圣地,美丽的敬家河就是我一直珍藏而不为外人所道的地方。 敬家河是美丽的!在我看来,它的美丽无法言说,因为它太美丽所以是靠近梦中或者天堂的地方。无论从哪里看敬家河都像是在画里,而且是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水彩画。敬家河的山不是那种凌厉的峥嵘,而是柔润的圆弧;敬家河的河不是汹涌的长啸,而是舒缓的低吟。
两弯青山,拥着散散的十来户人家,枕着一曲悠悠的清流。敬家河的人连睡梦都是酣实的,因为靠着一脉青山:不只是因为大山的厚实与稳重,挡得住风霜雨雪,还因为大山的慷慨和富饶。这两道C字形的山,在村后树起两道彩色的屏风,春天是彩色的,夏季是绿色的,秋天是金色的,冬天是褐色或者银色的——但绿色是主色调:嫩绿,浅绿,墨绿,深绿。挺拔修长的柏树和峨冠蓬勃青岗树是屏风上的刺绣,也像画上堆积的色块。这色块不但可以产生肥源和燃料,还可以制家具,建房屋,加上丛丛入云的竹林,竹林下肥美的稻田,敬家河的人不用十分地辛劳就可以过上富足而舒心的日子。
敬家河是纯净的!敬家河的纯净不光是那青悠悠的天,纤尘不染的绿,还有那弯弯小河,和河水晶莹了的每一个日子,还有像小河一样清沏洁净的心灵。小时候我常去敬家河,每当我走过敬家河,我整个人就好像成了一棵青葱的树,或者是一株在绿色田野里拔节的禾苗,身体里涨满了绿色的汁液。又好像那条清清亮亮的小河就在我的身体里缓缓地流淌,带走我少年的优伤和惆怅,以及生命里的卑微与艰辛。在我看来敬家河的人就像是那小河里自由游弋的鱼,本色,天然,澄沏。
虽然有袅袅飘动的炊烟、有流动的云、有低啸的风、有劲嘶的鸣蝉,有斑鸠的“嘀咕”、有猫头鹰的长啸、有牛犊的轻唤、有黑夜中咬着星星的犬吠,但我记忆中的敬家河是宁静的。在时光的长河中,也有各种风潮,运动,思想,在敬家河的上空投下几束阴影,可它们只是旁边那河中的几朵浪花,或是夏日的一两次山洪,末了一切又是那么舒缓地流淌,依然是月明星稀,依然是青山秀水。
美丽、纯净和宁静的敬家河在历史的根系中延伸着…… 有着迷宫一样的四合院,走马转角楼,雕梁画栋的堂屋,以及绣花楼和白布缠足老太的敬家河是我意识中最深沉的地方。每当七八岁的我穿过青青的竹林和汤汤的小河来到了那座古老的四合院——外婆的家,我就像一个凯旋的英雄一般受到了众多外婆、外公、舅舅、舅母、和表兄弟表姐妹们的热情欢迎,以至于腼腆的我只得低着眉不敢和他们照面,因了这热情,我一直到现在也没能认完敬家河所有的亲友,还叫不上许多人的名字。那时的敬家河还延续着古老的习俗,无论大院里的五个外公和已成家的舅舅家们哪一家来了客人,大院里的人家是一定要轮流招待的,往往是这家还没有开始,下一家就已来人请到他家去作客了,一轮下来至少都要三二天时间。如果来客时间太紧,要赶着回去,那就东家一个盘子,西家一个海碗,来客家的桌子上就摞的满当当的,这就是“添菜”。总之,来了客人,每家人都要尽心尽意地招待一回,否则,就是失了礼仪。回去的当儿,那行李袋里也总是涨鼓鼓的,满是黄澄澄的杏子,红艳艳的山桃和绿油油的柚子,那如酒一般绵长醇美的世俗人情就这样无声地根植于我的心田。
若干年后,敬家河的人纷纷搬离了那座四合大院,十来二十户人家散落到丛丛的修竹林里,开始了独院独户的相对独立的生产和生活。随后,丰美俊秀姑娘们开始翻过山坡,向城里和更远更广阔的地方爬涉,我知道敬家河已经溶入了中国历史的大合唱,她的轻盈脚步也开始了远行。
2002年夏天,我和我的表兄在中山相遇了,我们的岁月不再青葱,可我记忆里的敬家河还是那么秀丽,那么醇美。只是表兄告诉我,敬家河许多人都已经老了,曾经为我添菜,邀我做客的长辈们大多已经凋零了,凋零的速度如此之快出于我的想象,而年轻的后生们全都像蒲公英一样长了翅膀飞向了遥远的他乡……
岁月更替,生命如风,可我还是相信敬家河的美丽不会老去,至少还在我的梦里竖着绿色的屏风。
两弯青山,拥着散散的十来户人家,枕着一曲悠悠的清流。敬家河的人连睡梦都是酣实的,因为靠着一脉青山:不只是因为大山的厚实与稳重,挡得住风霜雨雪,还因为大山的慷慨和富饶。这两道C字形的山,在村后树起两道彩色的屏风,春天是彩色的,夏季是绿色的,秋天是金色的,冬天是褐色或者银色的——但绿色是主色调:嫩绿,浅绿,墨绿,深绿。挺拔修长的柏树和峨冠蓬勃青岗树是屏风上的刺绣,也像画上堆积的色块。这色块不但可以产生肥源和燃料,还可以制家具,建房屋,加上丛丛入云的竹林,竹林下肥美的稻田,敬家河的人不用十分地辛劳就可以过上富足而舒心的日子。
敬家河是纯净的!敬家河的纯净不光是那青悠悠的天,纤尘不染的绿,还有那弯弯小河,和河水晶莹了的每一个日子,还有像小河一样清沏洁净的心灵。小时候我常去敬家河,每当我走过敬家河,我整个人就好像成了一棵青葱的树,或者是一株在绿色田野里拔节的禾苗,身体里涨满了绿色的汁液。又好像那条清清亮亮的小河就在我的身体里缓缓地流淌,带走我少年的优伤和惆怅,以及生命里的卑微与艰辛。在我看来敬家河的人就像是那小河里自由游弋的鱼,本色,天然,澄沏。
虽然有袅袅飘动的炊烟、有流动的云、有低啸的风、有劲嘶的鸣蝉,有斑鸠的“嘀咕”、有猫头鹰的长啸、有牛犊的轻唤、有黑夜中咬着星星的犬吠,但我记忆中的敬家河是宁静的。在时光的长河中,也有各种风潮,运动,思想,在敬家河的上空投下几束阴影,可它们只是旁边那河中的几朵浪花,或是夏日的一两次山洪,末了一切又是那么舒缓地流淌,依然是月明星稀,依然是青山秀水。
美丽、纯净和宁静的敬家河在历史的根系中延伸着…… 有着迷宫一样的四合院,走马转角楼,雕梁画栋的堂屋,以及绣花楼和白布缠足老太的敬家河是我意识中最深沉的地方。每当七八岁的我穿过青青的竹林和汤汤的小河来到了那座古老的四合院——外婆的家,我就像一个凯旋的英雄一般受到了众多外婆、外公、舅舅、舅母、和表兄弟表姐妹们的热情欢迎,以至于腼腆的我只得低着眉不敢和他们照面,因了这热情,我一直到现在也没能认完敬家河所有的亲友,还叫不上许多人的名字。那时的敬家河还延续着古老的习俗,无论大院里的五个外公和已成家的舅舅家们哪一家来了客人,大院里的人家是一定要轮流招待的,往往是这家还没有开始,下一家就已来人请到他家去作客了,一轮下来至少都要三二天时间。如果来客时间太紧,要赶着回去,那就东家一个盘子,西家一个海碗,来客家的桌子上就摞的满当当的,这就是“添菜”。总之,来了客人,每家人都要尽心尽意地招待一回,否则,就是失了礼仪。回去的当儿,那行李袋里也总是涨鼓鼓的,满是黄澄澄的杏子,红艳艳的山桃和绿油油的柚子,那如酒一般绵长醇美的世俗人情就这样无声地根植于我的心田。
若干年后,敬家河的人纷纷搬离了那座四合大院,十来二十户人家散落到丛丛的修竹林里,开始了独院独户的相对独立的生产和生活。随后,丰美俊秀姑娘们开始翻过山坡,向城里和更远更广阔的地方爬涉,我知道敬家河已经溶入了中国历史的大合唱,她的轻盈脚步也开始了远行。
2002年夏天,我和我的表兄在中山相遇了,我们的岁月不再青葱,可我记忆里的敬家河还是那么秀丽,那么醇美。只是表兄告诉我,敬家河许多人都已经老了,曾经为我添菜,邀我做客的长辈们大多已经凋零了,凋零的速度如此之快出于我的想象,而年轻的后生们全都像蒲公英一样长了翅膀飞向了遥远的他乡……
岁月更替,生命如风,可我还是相信敬家河的美丽不会老去,至少还在我的梦里竖着绿色的屏风。
甘肃陇东环县皮影道情记:敬家班——Jing Liming
在甘肃陇东地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上,没有青山绿水,贫瘠中孕育着一种平静的固体力量。几匹瘦小的驴子驮着装满皮影道具的箱子,五个艺人各自背着属于自己行当的乐器,在高原的崎岖山路上穿塬过村。在星月下的窑洞里,一盏油灯和一幅架起的白纸,在纸的背面挑影的艺人正在舞动手上的牛皮小人,通过自己的悟性与情感赋予这半尺之物以灵魂。在他的背后是紧凑的鼓点,渔鼓木梆推动着四弦唢呐的飘拂。在乐器推波助澜下“挑影人”抢在最合适的板眼上,一声有力的喊唱就开始进入了一个非现实空间,道出了神鬼与历史的游移戏剧。这就是从明清时期盛行至今的陇东环县道情皮影戏。
一、发现环县皮影戏是有一次在北京大学看一场由环县县政府组织的“甘肃环县道情皮影北京高校巡演”的演出,这场演出最吸引我的是戏中的“道情”音乐以及那个演奏四根弦胡琴的琴师。从字面上理解“道情”也就是在歌里讲述事情的意思,由于我一直就喜欢民歌里的那种通过一个个故事来抒发感情以及讲述朴素道理的形式,也就对这称做道情皮影戏的形式倍感兴趣,去年十一月,皮影戏班子的高校巡演结束以后,好友朱靖江来电话告诉我他将要随进京的皮影艺人到环县去采访当地皮影戏的现状,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到那里去转一转,我立刻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和他一起出发了。
本以为我此行只能了解一下皮影的制作工艺和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这个号称西北皮影之乡目前的状态,没想到当我听到“敬家班”的全套人马为我们只是单唱几个折子戏的某些唱段的时候,我再一次被民间音乐弄得激动万分,再一次加深了我对“道情”这词的理解以及对道情音乐的热爱。
二、皮影戏这种古老的行当据说从汉代就已经有文字的记载,但每个地方的音乐形式却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一般都是以地方戏曲的底本运作,比如陕南地区的皮影戏唱腔偏向秦腔,在中原地区偏向于豫剧等等。而惟独在环县却产生了这种深受道教影响的道情皮影。从地图上看,环县地处甘肃与宁夏和陕西的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山贫水穷,世罕渔樵,秋早春迟,风高土燥的贫困地区。但离县城四十公里的兴隆山,却是从唐代就开始兴旺的西北道教名山,这里是众多说书人聚集和交流的地方。每年三月初三的兴隆山庙会,热闹非凡,是当地皮影戏班子集体亮相的大好时机。在清朝后期环县的皮影戏空前繁荣,产生了著名的解长春的戏班子和由其众得意弟子发展起来的“敬(敬乃梁)史(史占魁)杜(杜民华)韩(韩得芳)魏(魏国诚)”等风格各异的戏班子,使得环县的道情皮影戏成了有着独特的个性与极高艺术价值的地方音乐。
敬登歧是一位在当地享有盛名的琴师,也是现在敬家班重要的灵魂人物。跟随他从北京返回甘肃的途中,我问这位“敬家班”的首席琴师一生中最令他难忘的事情时,刚刚还谈笑风生的他沉思了两秒钟突然失声痛哭……
那是在1986年10月的某一天晚上,他的师傅也是他的父亲,上一辈(第三代)的“敬家班”掌门人敬庭玺为了去看儿子登歧在离家七十里外的西川村的演出,在夜里走路前往,翻山越岭却不幸掉到枯井里摔死,好几天后才被人发现,而当时敬登歧演出结束回来时才发现自己敬爱的父亲已经遭遇不幸,更是悲痛欲绝,从而放弃了第二年要去意大利演出的机会,为父亲守孝三年。当时他的护照都已经办好,现在说起来他也没有任何后悔之意,可见父子之情之重。说到这些往事时,伤感之情又再次在这位老人脸上泛起……
唱皮影的人都是当地的农民,能有皮影道具以及有娴熟技艺都是一种家传产业,这些艺人在白天或者农忙时期都从事田间劳作,只有在闲暇时或者当地村民有婚丧娶嫁等红白喜事时,才会有村民邀请他们到自己家的窑洞里演出,报酬是一袋粮食或极少的一些现金。敬登歧最擅长演奏四胡琴,还有二胡和板胡,在某些时候也吹唢呐。每次看到他演奏四胡的时候,他那准确而流畅的各种快速连音,以及他专注的神情都让我叹服。敬登歧生于1950年,从11岁就开始跟父亲敬庭玺学艺,专攻文武伴奏,14岁就开始跟随敬家二班唱前台挑“影人”,属于精通戏班子里的各种技术的人物。在他的青年时代(1973年)他被作为农村文艺骨干送到庆阳地区陇剧团演奏二胡,从而也接受正规的音乐理论以及二胡技巧的训练,所以到现在为止敬登歧是环县同辈当中为数不多的懂乐理识乐谱的艺人。由于敬登歧有着这样全面的素质,所以每次由政府组织的皮影戏班子里都少不了他。从敬登歧叙述里我忽然想到了很多,对“敬家班”更是怀着要亲眼目睹的冲动。在当地文化馆领导的安排下,我来到了离县城六十公里的小村庄——陈旗塬。
三、从环县县城到陈旗塬的路并不好走,吉普车走了半个小时的柏油路以后,就开始进入崎岖的山路。路小得只能供一辆车行驶,汽车颠簸地爬上高原,卷起后面的一阵阵黄土。此时黄土高原已经进入了初冬的季节,从高原上望过去到处都是枯黄一片,这真是一片寂寞的土地呀。我到环县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对这个号称是道情皮影之乡的环县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一些道情皮影的关键词也有着一些认识,比如皮影戏的白幕称做“亮子”,操纵皮影的人叫“挑影人”,他同时也是在演出时的主唱,在整个戏班子里是属于灵魂性的人物,而通常一个戏班子的人员只有五个人。在古时“亮子”都是用薄的白纸做成,极容易被弄破,所以一个好的“挑影人”最基本的功底就是在演出的时候不能把这层阻隔现实与虚幻的“亮子”给捅破。然后才是对各种动作的掌握以及“影子”在“亮子”上的清晰程度的控制,再就是唱功和“吃本子”的能力。也就是说一个“挑影人”必须有着良好的记忆力和一定的文化程度(能读能写),把每台戏的唱词烂熟于胸,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挑影人”最少能够熟记五十多出戏的唱词,只有这样才能够给这小小的皮影人赋予灵魂。在戏班子的配制上除了一个“挑影人”外,其余四人都属伴奏的后台人物,一般由四弦、二胡或板胡、唢呐以及渔鼓和梆子构成道情音乐的基本伴奏框架。在唱腔上环县道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嘛簧”也叫“帮腔”,一般来说都是三句一“嘛簧”,因为好多的唱词都是四句一轮回,也就是说前三句由“挑影人”独唱,到最后一句则众乐手一起合唱,这也就遵循了中国古诗词里的“起承转合”的基本美学要求。“嘛簧”的另一个特点和功能就是调动观众的情绪,有时候在有“嘛簧”的地方观众也就很自然地跟着一块吆喝与合唱,从而达到一种众人齐唱的唱颂效果,一场戏下来演员和观众都会有痛快淋漓的感觉。
正如敬登歧所说,在环县这个穷地方,对当地政府来讲,“祸也皮影福也皮影”。以前破四旧时拿皮影开刀,政府当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层层落实。现在为了配合西部大开发吸引投资,县里还是拿皮影来说事儿。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大环境下,于是就有了去年的“环县道情皮影节”的商务洽谈会和进京的演出,热热闹闹了一段时间,环县也算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好多人也去了一趟北京。当我看到敬登歧在天安门城楼那兴奋欢笑的照片时,我也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
敬登歧的家在合道乡陈旗塬,当地人称做敬家庄,这里就是“敬家班”的大本营。“敬家班”的开山鼻祖是敬乃梁,出生在清朝同治年间。根据环县的文史资料记载,敬乃梁是环县道情皮影先师解长春的四大弟子之一。敬乃梁原本是当地的读书人,由于生性好艺,在二十岁的时候私自决定跟随当时环县最著名的皮影艺人解长春,并拜之为师。由于他良好的文化底子,所以没两年就成为解长春最得意的弟子,再加上他对皮影戏有着良好的悟性以及惊人的记忆力,所以他很快就坐到了“前台”的位置,变成戏班子中“一圈转”的全能好手。通过十年的磨练,敬乃梁终于可以独当一面。师父解长春最后忍痛割爱,赐其箱具一套,从此“敬家班”就正式创建。初期的“敬家班”在敬乃梁的带领下,严教子侄,使得“敬家班”自建成的那天起就享有极高的声誉。现在的敬家庄就是当时敬乃梁与四弟敬乃栋在1920年从环城迁居到此而发展起来的。敬乃梁去世后四弟敬乃栋成了第二代掌门人,敬乃栋在1942年病故之后由嫡孙敬庭玺担任第三代掌门人。此时的“敬家班”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敬庭玺也曾经像今天他的儿子敬登歧一样到北京演出,可以看出这“敬家班”光荣的历史以及良好的家训。
但拿敬登歧的话说,“敬家班”到他这一代也就快完了,因为他们的下一代再也无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敬登歧有两个儿子,小时候也是学音乐演皮影,但后来考上音乐学校后就留在城里工作,从此敬家班也就后继无人了。在这样令人尴尬的社会背景下,惟一最能包涵以及代表“敬家班”的传承历史的就是现在的“敬家班”所演奏的音乐了。
四、由于我是怀着急切的心情来聆听“敬家班”的道情音乐的,所以敬登歧一回到家就开始组织“敬家班”现在的人员。在敬登歧去附近召集人员时,我也就在这个宁静的村庄里转了转,试图感受这“敬家班”的先人们的足迹。十几分钟后“敬家班”的众乐手都召集在敬登歧家的院子里,和敬登歧那兴奋的表情相比,其余的人都略表苦闷,毕竟是他们没有机会到北京演出,再加上他们都还是农人的穿着,不像敬登歧那样穿着西服还保留着城市的气息。当敬登歧告诉他们我的来意时,几位乐手就各自拿起自己的乐器开始很专业地调音,音乐家的风范逐步浮现。他们是敬登歧的两个叔叔敬庭佑和敬庭孝以及弟弟敬登琨。校音完毕,在敬登歧的建议下他们用木偶代替皮影,因为他们在演皮影的同时也演木偶戏,也就是说在庙会上白天演木偶晚上演皮影。在不到两根烟的工夫里一个正规的演出队伍就可以做汇报演出了。敬登歧还是担任他的拿手活——四弦,敬庭孝拉二胡,敬登琨摆弄木偶,敬庭佑敲铃铛木梆并担任主唱。在敬登歧的一段流畅的由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前奏开始十几个小节后,突然停止!敬庭佑一声“咿——呀”从低到高发出一声吼叫,忽然双目紧视前方用极具爆发力的粗厚嗓音唱道“家住在山东,济南市……”,众乐手非常默契地抢在唱词刚落下的一刹那一起唱。随着唱词里的故事发展,音乐越加紧凑,四胡的急速音符在推动着主唱的情绪,四胡在做快板的拉动,敬庭孝的二胡却做着慢板的底下铺垫,从而增加了音乐中的厚度,以及增强听觉上的想象空间。在这种朴素的音乐对位中,我感受到的是这些乐人对音乐上的基本美学把握得如此的到位,把简单的乐器配置处理得微妙细腻。再听一听穿插在伴奏中敬庭佑的歌声以及他一边敲着节奏丰富的木梆和铃铛,还有他声情并茂饱含感情的演唱表情,我不得不使劲高举左手,摇晃着我的大拇指。我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看着眼前这些伟大的农民音乐家们,是他们又一次刷新了我对西北音乐的认识和了解上的狭隘(民间音乐并不等于不专业)。
后来,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录音里,我记录了敬家班最全面的群体以及个人的音乐资料。在他们那质朴而诚恳的态度里,我感受到这纯粹音乐家的大家风范,当我离开敬家庄的时候我只能够紧握着他们那粗糙的手,就是这标志着劳动与土地的双手却能够奏出那完美的音乐,在那些表达着生活里的苦与乐的道情皮影戏里浓缩了这些乐观而勤劳的皮影人的全部情感。看着车窗外那表情严肃的黄土地,以及枯黄的野草,夕阳已经染红了西边的天空。我通过耳机听着录音,我的全身已经被里边的音乐所融化,内心之弦失控,忍不住哭了,此时敬登歧在拉着四弦琴唱道:“从空中飞下了,一只孤雁。苦苦叫啼是:国泰民安……”
后记:他们的演奏完毕以后,敬登歧对我说:“这就是我们敬家班的水平,但是却没有机会到大一点的地方演出。”话语中表现出一些对不公正待遇的不满。这时候我对他们说:“放心!我一定会让‘敬家班’到更广阔的舞台上演出。”在做完最后的录音后,我当天就离开了敬家庄,带着诺言,我想尽快回到北京,把这些优秀的音乐介绍给更多的人听。我回到北京后就拿着“敬家班”的录音迅速地与我的国外朋友取得联系,并为“敬家班”联系到国外演出做穿针引线的工作,首先得到回应的就是澳门的“阿婆屋”艺术中心,准备在今年年底邀请“敬家班”到澳门演出。接着而来的有德国的“面包工厂”音乐俱乐部,也在制订“敬家班”到法兰克福演出的可行性计划,这些令人欣慰的消息给予我信心并鼓舞着我:我希望所有优秀的不为人知的民间艺人都有一个值得炫耀的晚年,我将为这项工作做尽可能的努力,这也是我今后的追求之一。
一、发现环县皮影戏是有一次在北京大学看一场由环县县政府组织的“甘肃环县道情皮影北京高校巡演”的演出,这场演出最吸引我的是戏中的“道情”音乐以及那个演奏四根弦胡琴的琴师。从字面上理解“道情”也就是在歌里讲述事情的意思,由于我一直就喜欢民歌里的那种通过一个个故事来抒发感情以及讲述朴素道理的形式,也就对这称做道情皮影戏的形式倍感兴趣,去年十一月,皮影戏班子的高校巡演结束以后,好友朱靖江来电话告诉我他将要随进京的皮影艺人到环县去采访当地皮影戏的现状,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到那里去转一转,我立刻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和他一起出发了。
本以为我此行只能了解一下皮影的制作工艺和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这个号称西北皮影之乡目前的状态,没想到当我听到“敬家班”的全套人马为我们只是单唱几个折子戏的某些唱段的时候,我再一次被民间音乐弄得激动万分,再一次加深了我对“道情”这词的理解以及对道情音乐的热爱。
二、皮影戏这种古老的行当据说从汉代就已经有文字的记载,但每个地方的音乐形式却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一般都是以地方戏曲的底本运作,比如陕南地区的皮影戏唱腔偏向秦腔,在中原地区偏向于豫剧等等。而惟独在环县却产生了这种深受道教影响的道情皮影。从地图上看,环县地处甘肃与宁夏和陕西的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山贫水穷,世罕渔樵,秋早春迟,风高土燥的贫困地区。但离县城四十公里的兴隆山,却是从唐代就开始兴旺的西北道教名山,这里是众多说书人聚集和交流的地方。每年三月初三的兴隆山庙会,热闹非凡,是当地皮影戏班子集体亮相的大好时机。在清朝后期环县的皮影戏空前繁荣,产生了著名的解长春的戏班子和由其众得意弟子发展起来的“敬(敬乃梁)史(史占魁)杜(杜民华)韩(韩得芳)魏(魏国诚)”等风格各异的戏班子,使得环县的道情皮影戏成了有着独特的个性与极高艺术价值的地方音乐。
敬登歧是一位在当地享有盛名的琴师,也是现在敬家班重要的灵魂人物。跟随他从北京返回甘肃的途中,我问这位“敬家班”的首席琴师一生中最令他难忘的事情时,刚刚还谈笑风生的他沉思了两秒钟突然失声痛哭……
那是在1986年10月的某一天晚上,他的师傅也是他的父亲,上一辈(第三代)的“敬家班”掌门人敬庭玺为了去看儿子登歧在离家七十里外的西川村的演出,在夜里走路前往,翻山越岭却不幸掉到枯井里摔死,好几天后才被人发现,而当时敬登歧演出结束回来时才发现自己敬爱的父亲已经遭遇不幸,更是悲痛欲绝,从而放弃了第二年要去意大利演出的机会,为父亲守孝三年。当时他的护照都已经办好,现在说起来他也没有任何后悔之意,可见父子之情之重。说到这些往事时,伤感之情又再次在这位老人脸上泛起……
唱皮影的人都是当地的农民,能有皮影道具以及有娴熟技艺都是一种家传产业,这些艺人在白天或者农忙时期都从事田间劳作,只有在闲暇时或者当地村民有婚丧娶嫁等红白喜事时,才会有村民邀请他们到自己家的窑洞里演出,报酬是一袋粮食或极少的一些现金。敬登歧最擅长演奏四胡琴,还有二胡和板胡,在某些时候也吹唢呐。每次看到他演奏四胡的时候,他那准确而流畅的各种快速连音,以及他专注的神情都让我叹服。敬登歧生于1950年,从11岁就开始跟父亲敬庭玺学艺,专攻文武伴奏,14岁就开始跟随敬家二班唱前台挑“影人”,属于精通戏班子里的各种技术的人物。在他的青年时代(1973年)他被作为农村文艺骨干送到庆阳地区陇剧团演奏二胡,从而也接受正规的音乐理论以及二胡技巧的训练,所以到现在为止敬登歧是环县同辈当中为数不多的懂乐理识乐谱的艺人。由于敬登歧有着这样全面的素质,所以每次由政府组织的皮影戏班子里都少不了他。从敬登歧叙述里我忽然想到了很多,对“敬家班”更是怀着要亲眼目睹的冲动。在当地文化馆领导的安排下,我来到了离县城六十公里的小村庄——陈旗塬。
三、从环县县城到陈旗塬的路并不好走,吉普车走了半个小时的柏油路以后,就开始进入崎岖的山路。路小得只能供一辆车行驶,汽车颠簸地爬上高原,卷起后面的一阵阵黄土。此时黄土高原已经进入了初冬的季节,从高原上望过去到处都是枯黄一片,这真是一片寂寞的土地呀。我到环县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对这个号称是道情皮影之乡的环县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一些道情皮影的关键词也有着一些认识,比如皮影戏的白幕称做“亮子”,操纵皮影的人叫“挑影人”,他同时也是在演出时的主唱,在整个戏班子里是属于灵魂性的人物,而通常一个戏班子的人员只有五个人。在古时“亮子”都是用薄的白纸做成,极容易被弄破,所以一个好的“挑影人”最基本的功底就是在演出的时候不能把这层阻隔现实与虚幻的“亮子”给捅破。然后才是对各种动作的掌握以及“影子”在“亮子”上的清晰程度的控制,再就是唱功和“吃本子”的能力。也就是说一个“挑影人”必须有着良好的记忆力和一定的文化程度(能读能写),把每台戏的唱词烂熟于胸,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挑影人”最少能够熟记五十多出戏的唱词,只有这样才能够给这小小的皮影人赋予灵魂。在戏班子的配制上除了一个“挑影人”外,其余四人都属伴奏的后台人物,一般由四弦、二胡或板胡、唢呐以及渔鼓和梆子构成道情音乐的基本伴奏框架。在唱腔上环县道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嘛簧”也叫“帮腔”,一般来说都是三句一“嘛簧”,因为好多的唱词都是四句一轮回,也就是说前三句由“挑影人”独唱,到最后一句则众乐手一起合唱,这也就遵循了中国古诗词里的“起承转合”的基本美学要求。“嘛簧”的另一个特点和功能就是调动观众的情绪,有时候在有“嘛簧”的地方观众也就很自然地跟着一块吆喝与合唱,从而达到一种众人齐唱的唱颂效果,一场戏下来演员和观众都会有痛快淋漓的感觉。
正如敬登歧所说,在环县这个穷地方,对当地政府来讲,“祸也皮影福也皮影”。以前破四旧时拿皮影开刀,政府当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层层落实。现在为了配合西部大开发吸引投资,县里还是拿皮影来说事儿。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大环境下,于是就有了去年的“环县道情皮影节”的商务洽谈会和进京的演出,热热闹闹了一段时间,环县也算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好多人也去了一趟北京。当我看到敬登歧在天安门城楼那兴奋欢笑的照片时,我也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
敬登歧的家在合道乡陈旗塬,当地人称做敬家庄,这里就是“敬家班”的大本营。“敬家班”的开山鼻祖是敬乃梁,出生在清朝同治年间。根据环县的文史资料记载,敬乃梁是环县道情皮影先师解长春的四大弟子之一。敬乃梁原本是当地的读书人,由于生性好艺,在二十岁的时候私自决定跟随当时环县最著名的皮影艺人解长春,并拜之为师。由于他良好的文化底子,所以没两年就成为解长春最得意的弟子,再加上他对皮影戏有着良好的悟性以及惊人的记忆力,所以他很快就坐到了“前台”的位置,变成戏班子中“一圈转”的全能好手。通过十年的磨练,敬乃梁终于可以独当一面。师父解长春最后忍痛割爱,赐其箱具一套,从此“敬家班”就正式创建。初期的“敬家班”在敬乃梁的带领下,严教子侄,使得“敬家班”自建成的那天起就享有极高的声誉。现在的敬家庄就是当时敬乃梁与四弟敬乃栋在1920年从环城迁居到此而发展起来的。敬乃梁去世后四弟敬乃栋成了第二代掌门人,敬乃栋在1942年病故之后由嫡孙敬庭玺担任第三代掌门人。此时的“敬家班”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敬庭玺也曾经像今天他的儿子敬登歧一样到北京演出,可以看出这“敬家班”光荣的历史以及良好的家训。
但拿敬登歧的话说,“敬家班”到他这一代也就快完了,因为他们的下一代再也无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敬登歧有两个儿子,小时候也是学音乐演皮影,但后来考上音乐学校后就留在城里工作,从此敬家班也就后继无人了。在这样令人尴尬的社会背景下,惟一最能包涵以及代表“敬家班”的传承历史的就是现在的“敬家班”所演奏的音乐了。
四、由于我是怀着急切的心情来聆听“敬家班”的道情音乐的,所以敬登歧一回到家就开始组织“敬家班”现在的人员。在敬登歧去附近召集人员时,我也就在这个宁静的村庄里转了转,试图感受这“敬家班”的先人们的足迹。十几分钟后“敬家班”的众乐手都召集在敬登歧家的院子里,和敬登歧那兴奋的表情相比,其余的人都略表苦闷,毕竟是他们没有机会到北京演出,再加上他们都还是农人的穿着,不像敬登歧那样穿着西服还保留着城市的气息。当敬登歧告诉他们我的来意时,几位乐手就各自拿起自己的乐器开始很专业地调音,音乐家的风范逐步浮现。他们是敬登歧的两个叔叔敬庭佑和敬庭孝以及弟弟敬登琨。校音完毕,在敬登歧的建议下他们用木偶代替皮影,因为他们在演皮影的同时也演木偶戏,也就是说在庙会上白天演木偶晚上演皮影。在不到两根烟的工夫里一个正规的演出队伍就可以做汇报演出了。敬登歧还是担任他的拿手活——四弦,敬庭孝拉二胡,敬登琨摆弄木偶,敬庭佑敲铃铛木梆并担任主唱。在敬登歧的一段流畅的由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前奏开始十几个小节后,突然停止!敬庭佑一声“咿——呀”从低到高发出一声吼叫,忽然双目紧视前方用极具爆发力的粗厚嗓音唱道“家住在山东,济南市……”,众乐手非常默契地抢在唱词刚落下的一刹那一起唱。随着唱词里的故事发展,音乐越加紧凑,四胡的急速音符在推动着主唱的情绪,四胡在做快板的拉动,敬庭孝的二胡却做着慢板的底下铺垫,从而增加了音乐中的厚度,以及增强听觉上的想象空间。在这种朴素的音乐对位中,我感受到的是这些乐人对音乐上的基本美学把握得如此的到位,把简单的乐器配置处理得微妙细腻。再听一听穿插在伴奏中敬庭佑的歌声以及他一边敲着节奏丰富的木梆和铃铛,还有他声情并茂饱含感情的演唱表情,我不得不使劲高举左手,摇晃着我的大拇指。我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看着眼前这些伟大的农民音乐家们,是他们又一次刷新了我对西北音乐的认识和了解上的狭隘(民间音乐并不等于不专业)。
后来,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录音里,我记录了敬家班最全面的群体以及个人的音乐资料。在他们那质朴而诚恳的态度里,我感受到这纯粹音乐家的大家风范,当我离开敬家庄的时候我只能够紧握着他们那粗糙的手,就是这标志着劳动与土地的双手却能够奏出那完美的音乐,在那些表达着生活里的苦与乐的道情皮影戏里浓缩了这些乐观而勤劳的皮影人的全部情感。看着车窗外那表情严肃的黄土地,以及枯黄的野草,夕阳已经染红了西边的天空。我通过耳机听着录音,我的全身已经被里边的音乐所融化,内心之弦失控,忍不住哭了,此时敬登歧在拉着四弦琴唱道:“从空中飞下了,一只孤雁。苦苦叫啼是:国泰民安……”
后记:他们的演奏完毕以后,敬登歧对我说:“这就是我们敬家班的水平,但是却没有机会到大一点的地方演出。”话语中表现出一些对不公正待遇的不满。这时候我对他们说:“放心!我一定会让‘敬家班’到更广阔的舞台上演出。”在做完最后的录音后,我当天就离开了敬家庄,带着诺言,我想尽快回到北京,把这些优秀的音乐介绍给更多的人听。我回到北京后就拿着“敬家班”的录音迅速地与我的国外朋友取得联系,并为“敬家班”联系到国外演出做穿针引线的工作,首先得到回应的就是澳门的“阿婆屋”艺术中心,准备在今年年底邀请“敬家班”到澳门演出。接着而来的有德国的“面包工厂”音乐俱乐部,也在制订“敬家班”到法兰克福演出的可行性计划,这些令人欣慰的消息给予我信心并鼓舞着我:我希望所有优秀的不为人知的民间艺人都有一个值得炫耀的晚年,我将为这项工作做尽可能的努力,这也是我今后的追求之一。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