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4日星期三

陕西首位苟姓居民成功将姓改为敬——Jing Liming

11月21日,对商洛市疾病控制中心57岁的苟百善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从这天开始,他将不再姓“苟”,而是改姓“敬”。随后,其家人也将在今后的日子逐渐恢复“敬”姓姓氏。
刚刚在商洛市公安部门的帮助下,成功办理了临时身份证申领报卡单的苟百善喜不自禁。他说,81岁的父亲苟志仁曾经提倡村民改姓,一些苟姓村民也打算改姓;自己的哥哥苟英贤1975年在沙河子中学教书时,就曾经用敬姓一年多时间,但到年终报销有关费用时遇到了难题,没有办法只好又用苟姓,而自己的子女在上学时,都嫌苟姓不好听,曾经改用妻子姓,但后来由于其他原因又用苟姓。
苟百善的老家在商州区沙河子镇石门沟村,村上有400多名村民都姓“苟”,石门沟村的“苟”氏“敬宗堂”族世代就流传着“祖先原姓‘敬’,因某代朝廷中一‘敬’姓大臣犯皇帝名讳,为避免满门抄斩保留‘敬’姓血脉,忍辱改‘敬’姓为‘苟’姓之说。”因“苟”和“狗”同音,后人倍受尴尬。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本族耆老敬英贤先生据家族祠堂“敬宗堂”,曾率先发起过恢复“敬”姓行动。敬百善说,祖先原居山西省,与今天河南省同属五代十国后晋石敬瑭统治版图,与河南省登封市唐庄“苟”姓为同宗同脉。苟姓现家族祠堂名为“敬宗堂”。而据《商州史志》与本族“敬宗堂”家谱,先祖于明代从山西移民至商州的史实与史书记载一致。2005年8月,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尊重历史,顺从民意,翻阅了千年资料,查明原是后晋朝中一个“敬”姓大臣犯皇帝石敬瑭名讳,根据封建礼法“避讳”制度,朝庭下令去“文”存“苟”,自此本族先祖改“敬”姓为“苟”姓。为了使该“苟”姓村民不再受姓氏之累,登封市公安机关果断地为唐庄乡等地“苟”姓村民集体恢复了“敬”姓,并办理了二代居民身份证。看到河南省登封市的“苟”姓村民集体恢复了“敬”姓,苟百善今年9月底向商州公安分局申请改姓,商州分局的主要领导接到申请后,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到商州沙河子镇石门沟村进行详细调查,认定其来龙去脉,后又到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了解情况,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人格的原则,进行了认真调查,找到了依据,准“苟”百善改姓敬。敬百善改姓成功后,他所在的单位和一些亲朋好友竞相向他表示庆贺。(王尚锋黄河)
姓氏学研究专家说,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较早的一支相传是黄帝孙敬康的后代,另一支则与帝舜的后代有关。苟姓是一个来源较为复杂的姓氏,最早的一支相传与黄帝有关,是由黄帝子孙再分封而来的姓氏。另外,相传帝舜的后代中也有人姓苟。五代时期,后晋也确实有敬姓改为苟姓的事情。据称,敬姓在发展中由于与皇帝的名讳相同的缘故,曾遇到过多次改姓现象,被认为是一个最倒霉的姓氏。早在南朝梁时,权臣侯景曾建立一个汉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与他的名字同音,应该加以避讳,于是便改姓恭。侯景的政权灭亡后,他们虽然得以恢复原来的姓氏,但到五代十国时,又因为姓氏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不得不把姓氏拆开,一分为二,成为苟、文两个姓氏。后晋灭亡后,后汉建立,他们恢复敬姓,但不久以后后汉归宋,他们又遇。到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字,又得避讳,于是又改姓文。老祖宗传下来的姓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当初只有几个或几十个姓氏,正是因为改姓才使姓氏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它实际上已成为我国姓氏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的姓氏观念在逐渐淡化。在古人看来,姓氏的最基本功能是区分血统、辨别婚姻,避免因同姓结婚而造成遗传问题,保证人口质量。而今天,随着人们取名随意性的增强以及人口流动的频繁、通婚范围的扩大,对姓氏的认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一种区分彼此的符号,而不再过分看重它的血缘意义。

没有评论: